“钱,仅仅是钱还是不够的。我的目标要高得多。”文/华商韬略曹谨浩在中国,知道农夫山泉的人很多,但它背后的神秘大佬钟睒睒,连可以正确发音的人都很少。年年底,为农夫山泉上市冲刺了10年,甚至冲到自己提起这事儿都厌倦了的钟睒睒,终止了对农夫山泉的上市辅导,对外的理由是:公司现金充裕。也就是,不差钱,算了,懒得折腾。农夫山泉也的确是不差钱。数据显示,年,农夫山泉实现净利润高达36.16亿元人民币,其盈利能力和规模为国内全行业之最。这也是外界第一次确知,农夫山泉到底有多赚钱。即便这一数据的披露,也是钟睒睒不得不为之。终止农夫山泉的上市路不到半年,由他控制的另一家公司,万泰生物便递出了自己的招股书。按规定,万泰生物必须将其关联方的有关情况大白于天下。这份招股书中,与农夫山泉年盈利数据同时浮出水面的,还有钟睒睒直接持股98.38%的养生堂,一个累计控制着79家公司的商业平台。如果这个平台整体上市,将是千亿级市场值的体量。这样的大牌,这样的体量,但钟睒睒的名字和创富事迹,即便财经圈内人,也是相当的陌生。同时,他也没有上过任何的富豪榜(但这历史很快就会打破了)。然而,习惯隐匿于江湖的他,却算不上是收敛锋芒与个性的人。与在公众视线的低调,以及刻意隐藏自己相反,钟睒睒给行业和舆论留下的印象却是狂傲、自负、倔强、不合群。以至于有人评价,他一开口,就是要搞大事。20多年来,他一路带出“龟鳖丸”、“农夫山泉”、“成长快乐”、“农夫果园”、“东方树叶”等10多个名牌产品,还悄无声息地做出了万泰生物这个生物医药的隐形新势力,被誉为“中国最能生孩子的老板”。他每到一个领域,几乎都让那个领域人仰马翻。同时,他可能也是最敢直刚媒体的中国企业家之一。年4月,与《京华时报》那场“农夫山泉标准不如自来水”的争论中,钟睒睒借势发起面对面激辩,并强势反诉对方侵犯名誉。孰是孰非已无法定论,但钟睒睒确是完成了一次教科书式的危机公关。他事业的起点,也是媒体。出生于杭州知识分子家庭的钟睒睒,读到小学5年级就告别学堂,先学木匠,后干泥瓦匠。高考恢复后,他连续冲击两次都以失败告终,最后选了读电大,然后机缘巧合考入《浙江日报》农村部,并在那里深度见证了浙江乡镇企业的大放异彩。年,干了5年记者的钟睒睒不甘心只做经济发展和创富运动的旁观者,一头扎进到海南浩浩荡荡的特区建设大潮中,并很快上演了一出出营销和品牌的大戏。让人记住自己的品牌,是钟睒睒的目标,也是他的擅长,更被认为是他成功的关键原因。农夫山泉的崛起,就是他的经典作品。他亲自参与创作了“农夫山泉有点甜”、“我们不生产水,我们是大自然的搬运工”、“喝前摇一摇”等脍(洗)炙(脑)人(一)口(时)的广告语。钟睒睒认为,市场的需求不断在变化,没有什么某粉某丝之类的忠实用户。“民意是流动的,你只有抓住了这个动向,你才算抓住了主流。”媒体人出身的他似乎总是知道,社会在流行什么、人们最关心什么,也就是,总能抓住主流。就连曾经最会打消费品广告的宗庆后都曾评价“钟睒睒的背景适合干营销”。相比广告而言,钟睒睒更擅长的还是调动起全社会的注意力为自己做宣传——即“事件营销”。这也让他屡屡与全行业为敌,做实了“独狼”的身份。农夫山泉的关键崛起,靠的就是他对行业、甚至对自己的背叛。年4月,力推天然水的钟睒睒突然爆出炸雷:宣称纯净水对健康无益,决定停产所有纯净水转而生产天然水。与此同时,他发起一连串贬低纯净水的舆论攻势,还搞出各类生物对比实验来印证这套理论。一系列的自我轰炸和媒体跟风炒作下,天然水很快大行其道,纯净水则被迅速矮化。据当时媒体引述的小道消息,就连纯净水巨头乐百氏老总何伯权的女儿也受到影响,买农夫山泉的天然水来养金鱼。一般,纯净水大都用本地自来水加工,成本低廉竞争激烈。彼时,娃哈哈、乐百氏两强垄断已现,为突破这种困局,钟睒睒充分利用千岛湖水源地的优势,出奇招引入天然水概念,打了整个行业一个措手不及。这种踩一脚的“不地道”做法自然让同行们愤慨。行业老大“娃哈哈”率先发起反击:牵头杭州69家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发布联合声明,要求养生堂停止诋毁纯净水并公开赔礼道歉。但钟睒睒却毫无惧色,他巴不得所有纯净水厂家都起来反抗,将他点燃的这把火越烧越旺。乘着哇哈哈的反击,钟睒睒针锋相对召开紧急恳谈会,把一众媒体请到千岛湖的水厂,狠狠地搞了一次天然水的全民普及。最后的结果是,社会对于“纯净水”有益无益争论的